拼了命的在把自己折騰的人不像人,就為了早點歸鄉,明明那裡就不是心裡的依歸,矛盾的要死,卻又不得不承認,我是個想家的孩子。
重複著文學進行式,每天在上課途中反覆聽著梁靜茹的「會過去的」就想起影片裡陽光灑在窗簾上,棉被上的樣子,然後灑在臉上,刺痛不已。雖是頗貼切,但聽一次就像是把結痂的傷口又撕開一次一樣的疼,反覆將傷口撕裂,像是冬日的陽光照在傷疤上,初時暖暖,久了卻很燙痛。
自虐。這讓我想起,大一時候聽見喜歡的人結婚時,整整聽了「可惜不是你」至少兩三個月,每日每夜,回想起來,室友沒把我從八樓丟下去實在是修養太好。超過兩三千次,到底可惜的是我自己還是那個無緣的人?我實在是強迫症我深深覺得。
與新朋友相遇,然後與過去告別,我們總是希望時間一直停在某刻,可是不知道時間早在我們不注意時,走得太長,太遠。時間是一條河流,順水而去,無法回返,我們一直都回不去,而只能緬懷;前幾週,我寫了幾句話,知道不相知,才能不相忘,才能放開手,不相知不是原罪,但世界之大我們本各有抉擇,就像我不會也不能去過其他人的人生,也沒人可以代替我走完這條路,不同的價值觀,註定我們長成不一樣的樣子,認知不同無關對錯,無關認同,祇是太少人看得清楚。
我突然想起,「宮鎖沈香」裡,有人說過這麼一句話:那就讓我們各走各的路,各受各的苦。世道本如此。
看著因颱風外圍環流而波瀾壯闊的雲湧,內心就像是被用力熨平一樣,雖然有些痕跡,但比起以前要好得太多,細細檢視自己,我發現我一點兒也不是孟子,至少孟子是聰明的,但是我卻很愚笨,非得要刻苦兼修百死千難,才能明悟。這世代太放肆,太少人反求己心,我一點也不相信人有善性,對我來說,太多人淪為空想,荒誕而乏泛,大抵要確實真切痛過才能有所得,否則有些才智者成了精英,甚麼都沒有的就成了追求物質而迷惘一生的喪屍。我又言談過激了,的確不是個師者,所以基本上我信奉鮮血淋漓的教條,這大概是荀子能開出法家的原因(不要以己律人!)
我一點也沒說不能該該,我就頗會該該,但無病呻吟而一事無成,讓我厭惡不已;返回思考,誰說不能一事無成呢?或許沒有所得者,也是一種生活態度,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福氣舒服過日一輩子,我漸漸放下糾正,用另一種心態去祝福,旁觀這個世界,每個人都有思考的方式,幸福的模式,我不能,並不代表別人不能。我一直都活得太用力,忘了要淺淺的愛,像是刺蝟一樣,刺傷別人也刺傷自己,我開始學著擁抱傷痕累累的自己,我開始學習微笑看世界,深深的擁抱,淺淺的愛,我怎麼,就忘了呢?
風起時,每片葉子都有不同飄落的姿態,下雨時,不同的道路有其潤濕的景色,就讓各自去獲得各自的幸福,各自愉悅。
該說再見時候不要忘了微笑,緣分有時儘,世間本無常。
- Nov 04 Thu 2021 10:48
【隨筆】期待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